服务热线: 13559485181

联系我们

电话:13559485181
Q  Q: 2135657997 (在线)
邮件:2135657997@qq.com
网址:www.plgbio.com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兑英南路255号4号楼302-306室

在线留言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什么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如何发展都市农业?
* 来源 : 农业工程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3-02-24 * 浏览 : 111

    都市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农业的主要发展形态,例如:近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工作将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改善农村民生等。近年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步伐。

一、都市型现代农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的直接原因

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不同的国家,其形成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但从其产生的背景来看,都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反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后人类对现代农业的一种探索,同时也表明现代农业已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内在需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兴起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曾经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用地,城市污水污染农田,加之农民也期望耕地转为非农用地以迅速致富,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在大城市中被吞没。其结果,带来建筑过密,交通运输集中,城市空地和绿地减少,环境质量趋于恶化,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城市大量使用钢筋水泥,使城市中的树木植被大量减少,造成了城市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净化环境功能日益降低。于是人们又想到了农村和农业,对现代都市环境文明的向往,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城市郊区,这便形成了对农业观光旅游的需求。同时,要改善城市环境,还必须扩大绿地,而绿地又不单单是增加市内的公园绿地,还包括大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农田以及城市周边的绿化。因此,不少学者就提出了城市必须要有相应的农业,无农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

(三)大城市优势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都市型现代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现代工业技术物质装备以及与城市几乎相同的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条件,从而加速农业转向资本、科技密集和土地节约型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毗邻城市或者缩短了与中心城区间的距离,城市强大的工业技术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也十分容易向农业渗透。因此,都市型现代农业拥有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优越条件,更早实现集约化、设施化、工厂化和规模化。同时,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的高科技、高投入和科学化管理等性质,对人力资本也有很高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农业生产领域的人力资本首先在城市及城市化地区聚集,再加上这些地区所具有的其他优势,都市型现代农业便率先在大城市及城市化地区兴起和发展。

此外,城市和城市化地区所产生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条件,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而整个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稳定扩展的长期基础。低成本运行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也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四)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都市型现代农业产生于农村城市化。原来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可以过上城市人同样的现代文明生活,城乡居民可以和谐地生活在大自然之中。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是现代化农村的一部分,又是国际大都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社会发展史表明,城乡、工农融合渗透是一个由浅层次向深层次逐渐演化的过程。第一阶段是通过机械力代替人力,改变农业局部环境;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农业设施化,即通过现代化设施改变农业生态环境;第三阶段则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互动、植物生命过程的完全控制。应该说,城乡和工农差别的消失是人类世代的理想。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出现,说明实现这种理想的条件正在成熟。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与兴起是现代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都市与农村和谐的历史进程。都市型现代农业强调农业生产与人、都市和自然诸方面的和谐,其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乡之间差别逐步消失,农业同工业迸一步结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

二、都市农业的学术概念

目前,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概念仍无定论,国内学者们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都市市区或其周边地带,与都市的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互利互赖、融为一体,并具有经济性、生态性、文化性等多种功能的可持续型现代农业。

(2)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特殊形态的现代农业,也是高级形态的城郊型农业。其基本含义可概括为:在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中和市郊的农业区,依托都市的辐射和按照都市的需求,建设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它是一种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的农业。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生产性为主,而后者是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共同发展的超农业的复合产业。

(3)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形态,是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与农村进一步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融农业的经济、生态、示范、社会等功能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4)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郊县和周边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从城市引进的多数非自然的现代化经济要素为主体,以现有的城郊型农业为起点,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以生产高档优质的名、优、稀、特精品,满足休闲旅游观光的精神产品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品及其前延、后续产品为主,具有都市特色的多功能现代化农业。

(5)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及环城市圈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产业融合的农业综合体系,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在城市的表现形式。

纵观国内外学者、专家等对都市农业的不同认识,结合中国现代农业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我们认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及周边地区,依托城市的科学技术和现代设备,遵从都市发展战略,服务都市,以城市需求为导向,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食品供应及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的现代农业形态。简言之,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以都市农业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以现代化生产方式作为发展的实现手段,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农业形式。农区型农业、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区别参见下表

图片

可以看出,都市型现代农业成长于现代大都市及其城市化地区,由城郊型农业发展而成,以满足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多种需求与生态环境优化为主要目标,是一种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类型。

三、小而美的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

日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

一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不少面积不大(5公顷以下)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5公顷以上)的片状分布的耕地;

二是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结构。这是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绿化环境的需要;

三是园艺生产设施先进。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市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弄口现代化,蔬菜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蔬菜与花卉生产的80%实现了现代化园艺栽培,商品率在90%以上;四是都市观光、体闲、体验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休闲需要,如日本大阪府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有70多个观光农园,其中柑橘类10个、葡萄类17个、垂钓类17个和草莓类6个。另外,还有市民农园、科学教育园地、文化资源利用型的文化馆、文化传习所、民间艺术展览厅,供游客住宿、体闲体验的农业资源利用型的“故乡之家”、“农家别墅”等。

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1995年日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成本比美国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成本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日本政府采取相应激励措施(给予贷款及贴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食品大量生产;

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因此一年四季都可生产各种洁净、时令鲜果菜;

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渐完善;

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发展。如用电脑开展全国范围内时鲜蔬菜配送,建立农产品价格、品种、经营计划等的网站与数据库等。

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一是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型现代农业对策协议会的统计,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地帝3订的振兴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等)不少于250项。

二是模式多样化。有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

三是政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政府除加强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对初次从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学习相关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

四、都市现代农业的三大目标和六大方向

大城市的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点。在全国都市现代农业暨“菜篮子”工程现场交流会后,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现阶段实现都市现代农业的三大目标和六大推进方向。

韩长赋指出,都市农业环绕在大城市周边,受工业化、城镇化影响最直接。尽管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于传统农区,但与大城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工农、城乡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如果把“四化”比作一匹骏马的四条腿,现在是三条腿长,一条腿短,而且这条腿还是后腿。今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本已相对缺乏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会大量向工业和城市流动。如不尽快建立起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和平等交换关系,大城市城乡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农业现代化一定是梯度发展,应该是条件好的地区走得快一点,包括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还有垦区,这三大区域的现代农业建设是有条件走在前面的。

韩长赋撰文中提到,希望到2020年,都市现代农业率先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菜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农业多功能开发先行区、农业标准化样板区、农产品物流核心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二是率先实现“三农”协调发展,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愿景。三是率先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

实现以上三大目标,关键要准确把握都市现代农业的内涵,充分发挥“服务、生态、优质、科技、富民、传承”六大功能,着力在以下方面推进和发展。

一是服务城市的农业。都市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的食品需求,要发挥距离城区近、运输半径短的优势,主要发展生鲜农产品,重点保“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对于像哈尔滨、长春、石家庄等这样的大城市,不仅要抓好“菜篮子”,还要抓好“米袋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宜居生态的农业。都市现代农业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麦田可抑制扬尘,都发挥着“都市之肺”的生态涵养作用。应当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促进环境明显改善,让城乡居民清晨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白天能看到蓝天白云,晚上能仰望满天繁星。北京最近打造绿色生态,人人能够望星空的理念是很好的。

三是优质高效的农业。大城市农业基础条件好,设施装备水平高,市场流通体系比较健全,可通过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农业效益。

四是科技创新的农业。大城市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集中、技术人才聚集的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种业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让农业搭上信息化快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是富裕农民的农业。目前,大城市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搞好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发展餐饮服务、休闲观光等新型业态,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六是传承农耕文明的农业。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要保护好农村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保持乡村特色和乡风民俗。农村不仅要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还要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心灵寄托的精神家园,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验到农事。